你是否注意过:每逢周末,各个区县的文艺大讲堂里都会挤满学习传统文化的人;每到假期,博物馆里的参观者摩肩擦踵、络绎不绝;校园、路边、公园,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“孝”“诚”“德”等文化元素,串联起生活的点点滴滴。
为何我们要学习、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?答案或许千差万别,但核心皆指向同一个共识—— 它是我们民族的根脉。
在钟声回荡的定林寺里,我们看到了刘勰所著的《文心雕龙》留给世人的警醒;在齐长城的遗存上,我们感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心血;在一枚枚黑陶器里,我们看到了文明积淀走过的艰难历程;在铿锵激昂的渔民号子中,我们体悟到与自然抗争的勇气和精神。
在日照黑陶邢艺术厂,非遗传承人邢葆东向前来参观的市民推介黑陶作品。
今日的繁荣昌盛,是先辈们打下的雄厚根基。那么,我们应该怎么做,才能让“根”更深,让“叶”更茂?
在“求知”“探索”中开创新形式。前几日,李子柒发布了一个漆器制作的视频,播放量迅速过亿。李子柒的再次火爆出圈,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并没有被大众所遗忘,其群众根基深厚无比,只是需要更符合时代潮流的表现形式。文化的脉络是不断延续的,也随着当时当地的环境变化而产生新的形式。
海洋文化、东夷文明孕育下的日照,历史厚重。葫芦烙画、渔民号子、高跷赶海等传统技艺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历史留给我们的“财富”,借助新媒体之力,以视频剪辑、邀请网络名人代言等形式,鲜活地诠释各项非遗文化的内涵,讲出日照故事的特色,讲好日照故事的亮点,吸引更多人关注日照文化、了解日照、做客日照。
在“多元”“突破”中深化产业融合。文化如一条大河,滋养着各行各业,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路径也在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效。比如“文化+旅游”的结合,掀起了“悟空热”,让山西大同因 “悟空神话” 而游人如织;“文化+科技”的创新模式,让敦煌莫高窟通过VR技术进行建模复原,观众仿若穿越千年,漫步于敦煌石窟,体验其瑰丽雄奇;“文化+农业”的融合,不仅能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,还能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和生态环境质量,让美丽乡村建设加速前进。
数字信息化的今天,发展的质量已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增长,而应从多维度进行权量。文化恰是串联多维度的重要因素,把各个“点”串联起发展的“面”,从而实现资源共享、资源互补和资源共生。
在“守初心”“接地气”中做好传承接力棒。初心为本心,在文化传承中尤为可贵。一项项文化技艺栉风沐雨,跨越千年走到今天,更需要我们精心呵护和对待。虽然不少非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,但要想守住“根”,仍旧有很多种方式。比如扩大传播的途径、扩充学习的范围、扩展技艺的门类以及与现实生活相结合。正如日照农民画,它以艺术的形式回馈于艺术,以美本身来装饰美,在最为大众化的场景下,以一种“原生态艺术”的形式浸透着生活的朴素和乡土情怀,银行卡、纪念币、瓷器、衣物、地毯、公益广告、包装袋等都能见到其身影。守住初心,接住地气,终会成为群众的“心头好”。
我们每个人,不应只是传统文化的欣赏者、见证者,更有责任、有义务成为传统文化的保护者、传承者,让子孙后代能从传统文化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的璀璨文明,让“根”更深,让“叶”更茂。(图片源自网络)